客服热线:19857115139

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权威解答来了

   2020-02-09 快资讯综合 219 0
核心提示:8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

8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闵行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杭文权,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气溶胶到底怎么传播?

个头小小,如漆似胶,能飞会飘。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

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定量来说,静止空气中同一高度的小颗粒停留时间跟其表面积成反比。对于1微米的颗粒,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为1小时以上。而环境中总有风吹草动,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余味还久久不散。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aerosol)。之所以翻译为 “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寸类似。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飘移到远方。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

2020年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阳性。虽然检测出 RNA不等同于是有活性的病毒,但可能性是有的,这使 “粪口传播” 引起关注。

不过,“粪口传播” 不大可能通过吃,而主要可能是通过气溶胶和呼吸传播。这是因为与呼吸活动类似,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排泄活动也是牵扯到软物质和复杂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过程,这些过程甚至可能比较剧烈,因此产生气溶胶也是很自然的。

气溶胶的传播距离之远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极高,比如,深圳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因此具有长距离传播能力的气溶胶不容忽视。

医务工作者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哪些医疗操作会产生气溶胶,包括:气管插管和拔管,支气管镜检查,诱痰,心肺复苏,气道开放式吸痰,尸检,雾化治疗,收集鼻咽拭子,高流量吸氧,经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以及钻牙、洗牙等口腔科操作。

单纯的飞沫传播,一般的外科口罩即能起到防护作用,而一旦明确存在气溶胶传播,医务工作者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传染源控制:给病人戴上口罩。

(2)确保将患者安置在符合要求的隔离设施中。

(3)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包括经过认证的 N95 或更高级的呼吸器。

此外,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到气溶胶的风险。标本在进行离心、接种等操作时应严格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气道来源的,如痰标本、肺泡盥洗液、胸水等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条件受限的实验室,应尽量做到在打开器皿、移液等操作中动作轻柔、缓慢,离心后静置 10 min。尽量减少由于操作导致的气溶胶播散。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相关规程做好分级防护。

应不应该开窗通风?

若要减少悬浮的气溶胶的影响,适当的通风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建设医疗设施时往往采用上进下出的层流替换房间内的污染空气。

但需要注意,气溶胶是相对的,当其它不适当的气流介入时可使原本沉降的微粒(尤其是干燥后的飞沫核)在湍流作用下重新悬浮,或使原有污染气溶胶流向非污染区域,扩大传播范围。

这一点对居家或办公人群较为重要,例如居家隔离病人必须单间隔离,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病人所在屋子门窗。也不要采用风扇等流速高的装置以免引起湍流,重新悬浮微粒。

大众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除了开窗通风,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上海的这场发布会就指出居民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访沪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 75% 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新闻多一点: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

传统的呼吸道相关传播途径中有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和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飞沫传播指感染者呼吸道中飞出的液滴(直径>5μm)直接接触易感者的面部粘膜引起的接触性感染,由于飞沫直径较大在空气中迅速下沉,故多为近距离传播。而空气传播则是泛指易感者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粒,因传播距离相对较远而界定。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周围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颗粒,对空气传播认识加深,进一步提出气溶胶(aerosol)的概念:广义的气溶胶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 0.001-100μm)的集合。而狭义的气溶胶指能够悬浮在空气中的更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

简单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就好比走在路上闻到烟味,但身边明明没有人,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的气溶胶。

举个例子

要进一步理解气溶胶传播,需要明确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以咳嗽为例。

时间点:A 产生羽流状气溶胶,B 同时受到大直径的飞沫接触和小直径的微粒吸入,而远距离的 C 未受影响。

t015340eab5f71a6ae3.png?size=630394

(图片来源:Jones RM, Brosseau LM.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J Occup Environ Med. 2015;57(5):501-8.下同)

时间点:气溶胶开始扩散,许多大的颗粒开始沉降,B 只吸入小直径微粒,C 仍未受影响。

t01250113a0352d2618.jpg?size=679x435

时间点:气溶胶进一步扩散,大颗粒沉积在地面,B 和 C 均可吸入小直径微粒。

t014af74fde9897d08a.jpg?size=723x441

狭义的气溶胶传播指的就是时间点C 吸入悬浮微粒的这个过程。

暴露气溶胶后,气溶胶在呼吸道中的沉积与微粒直径和呼吸道部位有关,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供的简化模型,大致情况如下表格:

t0125e37ace89ee570a.png?size=1000393

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

四川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撰文表示,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 0.1 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而对于非医护人员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同样,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

极为细小的气溶胶质点能催化或摧毁病毒,因此害处不大。大直径的气溶胶质点,能吸附病毒,但只要配戴合格口罩就能防控。因此,对于气溶胶传播病毒,我们要重视,但不要恐慌。

快资讯综合丁香园、澎湃新闻、长江日报、新华网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代餐谷物多肽固体饮料加工贴牌服务、拼多多乳清蛋白复合粉ODM

上一篇: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院内感染,约80名医患确诊新冠肺炎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