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媒体首页 频道列表

“过午不食”养生法害人?专家:错怪佛教了

2018-11-22 16:014840
 “过午不食”的说法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很多人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减肥、养生。但是有媒体报道,杭州29岁的小伙子5年过午不食,结果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那么,过午不食究竟是养生妙法,还是毁身“利器”?它又是否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规律呢?

不是养生是“修行”

过午不食从字面理解就是过了正午(中午11点到下午1点)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进食了。它最早来源于佛教。“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吴义春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佛陀规定过午不食有完整的理论训练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修行、清欲、养生等。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佛教常识答问》中也解释了僧人过午不食的原因:一是为了不增加供养者的负担,二是有利于僧人修行。

后来,过午不食在医学中曾被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及,特指血证兼痰证饮食最需要注意饮食禁忌的道理,过午不食更应该理解为“非时不食”,即按时进食,也就是说在该吃的时候吃,不该吃的时候不要吃。

不适合现代人生活

“过午不食并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认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远比古时的僧侣承受的更多,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每天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能量。而且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本身就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经常坐办公室的跟经常做体力劳动的人需要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过午不食更多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作为养生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吴义春表示,人体内具有生物钟,到了吃饭的固定时间,胃就会开始加速蠕动,同时胆汁分泌旺盛。午餐后不再进食,让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没有食物可消化,胆汁、胃酸就会出现空运转。空运转的时间一长,胆汁、胃酸就会出现逆流,腐蚀胃黏膜,形成消化性溃疡及胆汁反流等。而且,身体内部有着自己的调控识别,长时间挨饿,会让身体对这种行为作出调控反应,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养生必须饮食有节

“不进食和少进食是两个概念,大家千万别混为一谈。尤其是不吃晚餐存在一定的危害。”吴义春说,不吃晚饭容易诱发低血糖,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会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但晚餐吃太多对身体也极为不利。因为晚上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加之运动量减少,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形成肥胖,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每天的17—19点是最佳的晚餐进食时间。”吴义春说,吃得太早,睡前容易饿,不仅影响睡眠,也会影响胃部健康。但也不能吃得太晚,最迟也要与睡觉相隔4个小时。这样不仅可以给肠胃消化吸收营养留有充足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让摄入的热量可以进行代谢。

吴义春说,正常的养生之道应该是“饮食有节”,一方面饮食要有份量节制,即“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另一方面饮食要有时间观念,“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既不能“过午不食”,也不能“时时都食”,“食少节身方为根本。”

相关链接

三个“凡是”助你识别“伪养生”

除了“过午不食”之外,如今各种各样的“养生秘笈”充斥着微信朋友圈——“每天坚持做这个动作,一年不感冒”“少吃甜食,不得糖尿病”“一家人得了癌症,竟然是因为这个生活习惯”“天天喝柠檬水能防癌”……每条看起来似乎都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义正言辞,仿佛不立即照办就健康不保,但事实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谣言,很多养生方法连医生都没听说过。

那么多的养生帖,如何判断它可信不可信?专家介绍了3个“凡是”帮人们识别各类目前盛行的养生知识。凡是宣称某一样食物能“抗癌”的,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项研究在老鼠身上获得什么什么结果”这种文字就要长个心眼儿了,大量的“伪养生”帖喜欢拿动物实验来说事儿;凡是只说食物的好处,不说剂量、副作用和禁忌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遇到各式各样的“养生知识”,大家应该多留个心眼儿,自己先想想这些内容的真伪,在平时也可以学习掌握一些正确的知识,以识别出不靠谱的养生法。普通人很关注自身健康,但缺少一定的专业判断力,于是就会被一些煞有其事的帖子唬住,去转发或进行尝试。还有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听信网上各种饮食的禁忌。因此,在尝试这些“养生知识”之前,最好先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如果实在无法辨别,最好咨询有关专家,而不是自己盲目尝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黄帝内经》养生四大要点,饮食、起居、运动与情志!你够养生吗
中医养生之道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那么养生有几个方面呢?《黄帝内经》提

0评论2021-07-26472

佛教素食养生之道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这里所谓的“荤”指有恶臭和

0评论2021-07-02422

527“我爱吃” | 九华山,九道素,吃货不能错过的新体验
9道九华本味,9种烹饪方式让食材呈其本色,让饮食回归初心来九华山,登山、礼佛、吃一顿素,才算完整体验了一次当地文化。中国文

0评论2021-06-04579

【拜佛去】佛教养生——吃“春菜”
春分节气与秋分节气一样,都是一年里昼夜相等的一天,且都平分了一个季节,只不过春分平分的是春季,秋分平分的是秋季而已。二者

0评论2021-05-13566

与大家共同学习:关于佛教之养生,什么是佛教养生?
根据佛教教义,佛教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普度一切众生,使其明心见性、得证佛道,这不仅包括对众生生命的关爱,还包

0评论2021-05-13517

与大家共同学习:关于佛教之养生,什么是佛教养生?
与大家共同学习:关于佛教之养生,什么是佛教养生?

0评论2021-04-26408

报告:近80%的白领关注身体健康 停止佛教养生
报告:近80%的白领关注身体健康 停止佛教养生

0评论2021-02-25422

佛家养生之素食养生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

0评论2019-11-2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