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无荤不饭会埋下致病隐患

   2019-10-15 568 0
核心提示:增加维生素吸收。营养界流传着一句话:“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猪肉中富含维生素B1,但是维生素B1不稳定,在人体停留时间非常短。如果同吃大蒜,大蒜中的蒜素与维生素B1结合,将其水溶性变为脂溶性,就会提高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与利用率。

增加维生素吸收。营养界流传着一句话:“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猪肉中富含维生素B1,但是维生素B1不稳定,在人体停留时间非常短。如果同吃大蒜,大蒜中的蒜素与维生素B1结合,将其水溶性变为脂溶性,就会提高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与利用率。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吃肉食的朋友越来越喜欢吃肉食,吃素食的朋友越来越清心寡欲,甚至看到肉食就反胃。事实上,过度嗜肉会使人走向一个极端,就是越来越爱吃肉,甚至不喜欢吃蔬菜。素食者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体形肥胖的人,更应该吃蔬菜,却因为这种吃肉的欲望,导致越吃越胖,甚至“无荤不饭”。事实上,人不能顺着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克制过度吃肉的欲望,那么你的身体也会走向一个极端。“无荤不饭”不只是使你身体肥胖这么简单,还会埋下致病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

过度摄入肉食,会造成青少年身材肥胖、智力低下和反应迟钝。同时,科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过度吃肉食会影响成年后的性能力,少女过度吃肉食会提高患乳腺癌的概率。

酸化成年人的体质

人体的酸碱性取决于饮食,过度摄取酸性食物是形成酸性体质的主要原因。所有的肉类、蛋类、水产类和乳制品都是酸性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新陈代谢开始变得缓慢,对酸性物质的分解也大不如前。25岁以后的成年人,如果“无荤不饭”,过度摄入肉食,非常容易改变体内的碱性环境,从而产生亚健康等症状,比如四肢无力、全身酸痛、精神不振等。

影响妇女的内分泌

内分泌失调被称为“女性百病之源”,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但是如果妇女“无荤不饭”,过度摄入肉食,那么肉食中的激素和化学成分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妇女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病变等。

提高老年人患“三高”的概率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不比青年人,对酸性物质的分解力也不如从前,过度摄入肉食,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疾病。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肉量要比青年人少,约50克,尽量选择鱼肉代替禽肉。

其实,提到“无荤不饭”,都是在说肉食的不好。那么完全不吃好不好呢?也不好。这就涉及一个量的问题,吃肉千万别过量。那么什么是过量呢?

10~20岁的青少年:每天可以吃120~150克肉食,禽肉和鱼肉要综合搭配。

20~30岁的青年:每天可以吃150~200克肉食,但是要注意搭配上水果和蔬菜。

30~50岁的中年人:每天可以吃80~100克肉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可以吃60~80克的肉食,要以鱼类为主。

小贴士:

去脂省油有妙招。在吃动物性食物时不妨利用肉食“自带油”来烹饪,不但可以减少肉食自身携带的油脂,还可以省油!

提起吃肉,很多人都知道肉食摄入过量的危害。但是,多数人还是受不了美食的诱惑,对肉食的摄入量频频超标。于是,有些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方法吃肉吃得更健康?吃肉有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在我看来,想健康吃肉最重要的莫过于千万别过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妙招:

选择浅色系的肉食

一般来说,肉食分为鲜红色、浅黄色和嫩白色三种色系。鲜红色肉食以牛肉、猪肉为代表。浅黄色肉有鸡肉、鸭肉、鹅肉。也有的人把浅黄色的肉称为白肉。嫩白色的肉是指几乎没有颜色的浅色肉食,主要有水生贝壳类动物肉,如蛤肉、牡蛎与蟹肉等。

为什么要选择浅色或者无色的肉食呢?因为浅色、无色的肉食中的饱和脂肪及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红肉。其中,水生贝类的饱和脂肪含量最低,是鸡蛋和奶酪的一半,能有效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和避免肥胖。吃肉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颜色浅的食物,颜色越浅,脂肪含量越低,营养越丰富。

少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部位。一旦动物患病,最先受到感染的是其内脏。为了避免受到禽流感等疾病的侵害,最好少吃动物内脏。此外,动物内脏富含胆固醇,摄入过多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少吃鱼皮鱼鳃

鱼皮鱼鳃是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堆积的器官。吃鱼时,尤其吃深海鱼的时候,尽量不吃鱼皮鱼鳃,避免汞等重金属中素。

吃肉加蒜营养翻倍

肉食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1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会随小便大量排出。适当摄入大蒜,能与维生素B1结合在一起,产生协同作用,延长维生素B1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维生素B1被人体吸收。此外,大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肠胃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水煮肉营养最高

肉食在高温的爆炒下,容易丧失大量的营养素,而水煮烫熟肉片则能将肉食中90%的营养保存下来。想吃美味的肉食,可以先把清水煮沸,把肉片煮熟,再把姜葱等调味料放入锅内,少油炒香,淋在肉片上即可食用。

小贴士:

烧烤肉不健康,尽量少吃、不吃。吃烧烤肉之前用吸油纸去一遍油脂,能有效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肉食具有本身的营养价值。但是,当肉食进入体内无法完全消化,则会产生酸性物质,残留在体内使内环境酸化,不利于健康。在生活中,部分人群不适合经常吃肉食,否则会加重他们体内的酸性环境,诱发疾病。就好比在一只瘦弱疲惫的骆驼身上加上沉重的包袱,当骆驼疲惫不堪倒下的时候,身体的毛病就找上你了。那么究竟哪些人群不适合吃肉,需要控制肉食量呢?

酸性体质的人群

酸性体质的人群,体内环境偏酸,这个时候再过多地吃肉食会加重血液的酸性,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婴儿

6个月以内的婴儿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完全,不适宜吃肉。6~12个月的婴儿可以喝肉食的汤水,但是要少吃肉,同时肉食应该尽量彻底搅碎。

亚健康的上班族

经常感觉四肢乏力,身心疲惫的上班族不宜过多地吃肉食。因为酸性的内环境是诱发亚健康的根源,从而导致上班族浑身疼痛、精神不振,这个时候再多吃肉食只会加重这些亚健康的症状。

准备怀孕的女性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降低女性怀孕的成功率。如果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25%,就会干扰胚胎发育初期的正常基因,影响胚胎着床和胎儿发育。准备怀孕的女性不宜过多地吃肉食。

体重超标人群

体重超标的人尽量少吃肉食,将体重调整到达标后再均衡地控制荤素的搭配。体重超标20%的人应该严格控制摄入的肉食量,避免肥胖诱发高胆固醇、高血脂等疾病。

三高的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不宜过多地吃肉食,会加重肾脏分解酸性物质的负担。当肾脏无法承担完全分解酸性物质的任务,过多的酸性物质和多余的脂肪将释放到身体,加重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的病情。

小贴士:

在餐盘中放置一张卫生的滤油纸,有助于吸走菜肴中的油脂,减少油脂摄入量。

有的朋友说,上面介绍了那么多吃肉的禁忌,吃肉的坏处多,又不能不吃,那到底要怎么吃肉呢?营养学家们建议科学吃肉的原则是:吃肥肉不如吃瘦肉,吃瘦肉不如吃鱼肉。

为什么说吃肥肉不如吃瘦肉,吃瘦肉不如吃鱼肉呢?因为健康青年每日需求的脂肪量最高70克左右,其他年龄层的人都应该相应减少。而70克是个非常小的概念,基本1天吃不到250克的瘦猪肉就超过这个脂肪量了。

要尽量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很多瘦肉其实脂肪含量也非常高。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

有些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哪些肉类的油脂低呢?要了解肉类的油脂含量,可以从第一章里的食物脂肪含量表中获取。还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一般来说,四条腿的动物脂肪含量高于两条腿的动物,而两条腿的动物脂肪含量又高于没有腿的动物,比如鱼。

鱼类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结构更接近人体的吸收分子结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刚才介绍了吃肉的原则,下面我们介绍营养吃肉的科学方法。

多蒸煮,少煎炸

科学研究表明,蒸煮的烹饪方式能保存80%以上的肉食营养素,而煎炸的烹饪方式会破坏肉食的结构和营养成分,甚至使肉食携带上致癌的物质。在蒸煮肉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肉食100%被煮熟,这样才能有效杀死肉食中残留的细菌等危害健康的因素。尤其是在烹饪动物的内脏时,如猪肝、猪肾等。

少吃腌制的肉食

腌制的肉食和空气中的氧接触后,容易被氧化。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尤其是商业加工的腌制品、罐头食物。在家中烹饪的腌制肉食,要尽量当天吃完,防止肉食、卤汁被氧化,从而产生致癌物质。

生熟食物分开

进行烹调时,生熟食物要分开,避免生肉食中的寄生虫、残留细菌等污染到熟食。除此之外,刀叉、案板也要分开处理,有助于防止生熟肉食交叉污染。

肉食巧搭配

通过肉食巧搭配的方法,将高脂肪和去油脂蔬菜搭配在一起,有效降低食物的脂肪含量。

下面介绍几种科学的搭配方法,这样吃肉最营养:

羊肉加洋葱

降低胆固醇。洋葱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浓度,从而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含量。在新鲜美味的葱爆羊肉中,加入洋葱,能降低人体对羊肉胆固醇的吸收,避免脂肪过量,是营养的黄金组合。

鱼加豆腐

双倍的钙。鱼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物,但是豆腐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而鱼肉蛋白质则缺乏苯丙氨酸,将两种食物加在一起烹饪,就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使蛋白质的组成趋于合理。另外,鱼头内的维生素D可提高人体对豆腐中钙质的吸收利用率,是单吃鱼头的两倍。煮一锅鱼头豆腐汤,加入几片香菇,既补充蛋白质和钙,又预防癌症,是最营养的益智汤料。

海鲜+蔬菜

中和嘌呤。海鲜是高嘌呤并呈极高酸性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引起代谢紊乱,增加血尿酸浓度,引发痛风。如果吃海鲜时多吃些蔬菜,作为碱性食物,蔬菜就可以中和尿酸盐浓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大大降低患痛风的危险性。在烹饪膏蟹或者海虾的时候,加入大量的青葱或者白菜丝是不错的选择。

猪肉+大蒜

增加维生素吸收。营养界流传着一句话:“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猪肉中富含维生素B1,但是维生素B1不稳定,在人体停留时间非常短。如果同吃大蒜,大蒜中的蒜素与维生素B1结合,将其水溶性变为脂溶性,就会提高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与利用率。

小贴士:

想摄入肉类的营养素,可以多喝汤少吃肉。喝肉汤的时候,可以先将生肉过一遍温水来滤去生肉中的有害物质,或者在喝汤前滤去汤面的油脂,有助于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老中医推荐这些冬季养生茶,疏风驱寒、补益身体,养蓄阳气

上一篇:

当你工作没有激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