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流感」有什么不同?许多人不知怎么区分这两者,简单来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属于感冒中较严重的一种。流感除了常见感冒会有的上呼吸道症状外,更容易出现高烧、头痛、肌肉或骨头酸痛、全身无力的症状。 不同的病毒在传播性、病程、与疾病严重度略有不同。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A、B、C三型,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之可怕在于其爆发流行快速、散播范围广泛以及并发症严重。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会降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清除和黏附异物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人体抵御呼吸道感染的防卫力,造成继发性感染,由流感造成的继发性肺炎是流感致死的主要死因之一,而老人与孩童较为脆弱,一旦发展成并发症则病情与预后都较不理想。一般感冒通常会持续多久? 6岁以下的儿童感冒风险最大,但健康成年人每年也可能感冒两到三次。 大多数人在七至十天内可以靠自己免疫力从感冒中康复,而吸烟者的症状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就必须寻求医师看诊,及早确认是否有病情恶化的风险。
吃药对感冒有帮助吗?很常听到病人说:「医生,我第一天就来看病了,想说快点吃药压下去,不然会变严重。」 其实这句话对了一半,感冒既然自己会好为什么要吃药?吃药到底为了什么?医生究竟开些什么药? 吃药其实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上呼吸道是我们呼吸吃饭的必经之路,人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呼吸或不睡觉。喉咙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状使得吃东西喝水会痛、呼吸困难,导致摄入的热量与水分减少、睡眠不足,病一定好的慢。如果今天吃了药,症状舒缓了,吃得饱、水喝得多又睡得好,免疫力提升,人自然就好的快。发烧一定要吃退烧药吗? 病人常问:「医生我发烧几度要吃药呢?」发烧是我们身体在发炎时表现的症状,也是一个警讯。发烧能让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得到最佳的活化,是否要退烧见仁见智,原则上还是依症状而定。通常小孩体温摄氏38.5度以上,成人38度以上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发烧常伴随头痛、心跳变快、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等不舒服,解热镇痛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适感,少了这些不舒服,食欲睡眠也会比较好,这个道理就和前面所说相同。
打针会比较快好吗? 有些人很相信针剂及点滴的效果,而要求医师打针。针剂及点滴的好处是不需经过肠胃道,效果较为立即迅速。针对喉咙疼痛或饮食困难的患者,这个阶段水分摄取时常不足,针剂及点滴可明显的缓解不适及改善脱水的情形。但会不会比较快好还是看个人有没有在针剂作用症状舒缓的时间里,恢复体力及免疫力来抵抗感冒而定。 换句话说,如果患者还可以喝水、吃东西,其实是不一定需要挨这一针的。感冒到底需不需要打针可以咨询您的医师一起来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