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文化养生,走进魏晋时期的道家(二)

   2019-01-11 1305 0
核心提示:道信子上一期内容提到,道家因为历史上三件事而改变了其走向,上一期我们分享了第一件大事罢黜百家使独尊儒术。今天我们来分享第
 道信子

上一期内容提到,道家因为历史上三件事而改变了其走向,上一期我们分享了第一件大事——罢黜百家使独尊儒术。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二件大事,那就是“不能不说的张道陵——从道家到道教”。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张陵的人在沛国(江苏丰县)降生了,此人长大以后喜好道家之学,成年以后入蜀地,于公元142年在四川的鹤鸣山(今大邑县)自称“受命于老子,封天师”,创立了天师道,又称为五斗米道。

为何“天师道”又被称为“五斗米道”呢?那就是教派规定入教需缴纳五斗米,固也被称为“五斗米道”。因创道之故,张陵又被称为张道陵,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衡,他的孙子名头也不小,是三国时期雄踞汉中的张鲁,经过其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天师道也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教义、仪式、方术、符咒及组织体系。

文化养生,走进魏晋时期的道家(二)

 

张道陵为什么要创立天师道?学术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皇权衰微,“大一统”的精绝思想具备在特定时期分裂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传统的儒家经典,还有儒家所规定的仁义道德开始受到质疑;二是军阀混战,各地民不聊生,当现实无法为生命安顿的时候,那么华丽玄妙而又超然物外的道家之学便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精神寄托;第三个原因,军阀混战黎民遭殃,正所谓孤楼易倒独木易折,尤其是中下层人民,特别渴望能有一个组织收留自己,一方面可以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人幻想着能够超越现实成仙作祖,从此脱离苦海。基于以上三点,乘中国古代鬼神崇拜传统之风,张道陵以黄老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充分运用“玄门”的社会地位,杂合上古以来的巫术、符咒以及战国以来的方术,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创立了天师道。

文化养生,走进魏晋时期的道家(二)

 

张道陵所创“五斗米教”,依然是以《老子》作为根本经典,天师道创立之后,张道陵及其后人不断的扩大传教范围,到了他的第四代子孙张盛的时候,张盛将天师道传教祖庭由蜀地青城山迁往江西龙虎山,自此中国南方地区也成为道教的传播区域,而且香火日渐兴盛影响力越来越大。

讲到此处还需要补充一个相关人物,这个人便是东汉黄巾起义的农民领袖——张角,为什么要提及张角,因为他创立了太平道,也是假借黄老之名,无奈张角时运不济,不如南方的张道陵,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太平道也随之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文化养生,走进魏晋时期的道家(二)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郑重总结一下,道家自上古发端,历伏羲、广成子、黄帝等古圣先贤,一路走来历经数千年。这数千年中,道家一直是以探索宇宙人生本质的哲学面目出现,虽有“丹道养生”的修炼法门,但都是暗藏在其哲学思想的背后,道家自成一体纯粹自然,而又耀眼的独立于世,一直以来被世人所敬仰。

文化养生,走进魏晋时期的道家(二)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虽然因为孔子的缘故而被划归儒家,但其道家的基因无论何时都无法改变,其源头在道家毋庸置疑,但是张道陵改变了这一切,道家从此被道教所代替,道家的哲学功能也开始被道教的实用主义所取代,虽然道教依然以道家的经典作为根本,但这个群体的价值取向已经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中国道家从此开始向道教迁变、过渡与转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你一定要知道的常见的中医养生小知识!

上一篇:

中华文化与养生思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