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佛家气功养生十六字要诀

   2019-07-30 218 0
核心提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此四句人称佛家十六字要诀,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曼陀罗仙翻译的《文殊般若经》,又见于南
 “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此四句人称佛家十六字要诀,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曼陀罗仙翻译的《文殊般若经》,又见于南宗神会的《南宗定是非论》(收在神会语录内),属北宗禅法。佛家十六字要诀的出现,表明了禅定理论在养生学中的应用。
 
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到慧能形成南北二宗,出现了“顿悟”与“渐悟”的不同修禅理论。南宗慧能主张顿悟,认为“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是说人们都有一 颗明净的本心,只要领悟便可成佛。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顿悟并非指一下子即可觉悟成佛,而指此生即能成佛。唐·慧海《大珠慧海顿悟要门》说:“顿悟者,不 离此生即得解脱。”这比之追求来世成佛,更富于现实性,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有同工异曲之妙。北宗神秀则主张渐悟,认为“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人们心 上时有尘埃(指杂念)散落,不常常拂拭,就不能使心清净。这就是所谓“南顿北渐”。
 
 
 
此十六字要诀反映了北宗神秀渐悟的观点,以“住心静观”、“拂尘看净”为标帜,注重息妄修心,强调渐进禅法。北宗以此为要诀,教人修习,作为安心见悟的门径。南宗神会对此十六字要诀一再予以指责。但从养生角度来理解,南宗北宗除在“顿”、“渐”二字有区别外,其内容相差无几,他们都主张要净心、住心。 《维摩经》说:“欲得净度,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见唐·净觉《楞伽师资记》引)作为养生手段,神秀的说法有他的实际意义,养生是要一步一 步地修炼,不能一步登天。
 
“凝心入定。”凝,聚也。心指意念。《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凝心即把意念专注一境。入定,就是进入禅定境界,使意念集中,杂念不起。
 
“住心看净”。所谓“住”,就是专注的意思,把意念专注于某一意境。所谓“净”,即智 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所说的第六个阶段,为修心的最高阶段。智 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把修心分为“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等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包括修、证两步。“净”,就是要达到心定念寂。“看 ”,此谓渐渐(见《广释词》)。杜甫《绝句二首》之二:“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净”,指认识和保持“心性本净”,其特点是:“背镜观心,息灭妄 念,念尽即觉悟。”(见《禅源诸诠集都序》)此四字是说,把意念专注于一境,渐渐进入“净”这一阶段。
 
“起心外照”。起,引也。此四字是说,然后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意念引向气穴,或身上某一部位。外照,即返照,把外驰意念返向于内。
 
“摄心内证”。摄心,对意念进行自我控制。内,指内心、精神。证,就是指证、净。妄念全无,一尘不染,心如止水。
 
这十六个字集中反映了佛教徒对真心,即所谓“佛性”的具体修习和追求。佛家“十六字要诀”所归纳的这种修习方法实际上就是智 大师所说的“止观法”。 止观法主要内容是具体地讲述“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修炼止观法可以祛病强身。智 大师是隋朝高僧,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他继承了前人的止观理论,比 较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止观这种养生修炼方法。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童蒙止观》,或《小止观》)中作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和阐发,详细地介绍了“入定 ”的一般过程:先调身,不宽不急,使身体安稳;次调息,不涩不滑,使呼吸细缓;再调心,不沉不浮,使安心定性。所谓止观:止,指排除妄念,专心入静;观, 即观照。东晋的僧肇在《维摩诘经.卷五》注中说:“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亦即“定”,意谓止散乱心,专注一境;观,亦即慧,是知慧观 想之义。
 
佛家十六字要诀注重息妄修心,强调渐进禅法,实际上讲的是佛教徒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妄念全无,心地清净的境界。
 
强调“心”的作用
 
十六字要诀中连用“凝心”、“住心”、“起心”、“摄心”,说明对修心的重视。《传心法要》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 想。”神秀在《观心论》中说:“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因根。”《续高僧传.卷十 六.僧稠传》“佛法大宗,静心为本”。
 
 
 
讲究修心的方法
 
《荀子》所谓“大清明”这个修习方法直接被儒佛道所继承。《庄子.天道篇》:“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 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佛教主张摄心止念,固定生慧。《楞严经.卷六》:“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同书卷八:“执心虚明,纯是 智慧”。
 
佛家十六字要诀认为修心必须摒除妄念,勤加修心,使心清净,数息守意,达到“修净”、“证净”的境界。这种调心调息相结合的养心方法,智 大师在《六 妙法门》中有系统而详细的论述。它渊源于东汉安世高翻译的《安般守意经》和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修行道地经》。安世高在《安般守意经》中所传的“禅学”,又 称“安般禅”。此安般守意以“数息修禅”为特征,即“数息观”。它是用数出入息的方法,使心专一,不会浮躁散乱。三国吴时康僧会在该经的“序”中进一步总 结修安般法,用“四禅”、“六事”作概括,所谓“四禅”指“安般守意”的四个阶段;所谓“六事”,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安般守意”过程中的 不同要求。
 
我国禅宗注重坐禅。自先祖达摩始就开创了“凝心入定”的壁观禅法,其法久行不衰。行壁观的具体方法,据唐.道宣的《续高僧传.卷十六》,是以壁观安 心,心如壁立,不偏不倚。唐.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佛 教徒把这种“心住一处不动”,称作“三昧”。一心专注,扫除杂念,摄心入静,有益身心。佛教在养生学上真正起作用有贡献的,主要有二:一为“止观法”。智 大师集其大成,有理论有方法,通俗简明;二为《易筋经》。这是佛教徒吸收儒道导引行气而演变成内外兼炼,强筋壮骨的一种导引行气强身法。传说《易筋经》 为达摩所著,这不大可信。
 
佛教这种禅是与道家也有关系。东汉时,早期的汉族僧人之一严佛调译的《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把禅定译为“守一”。“守一”为道家术语,这也说明了禅定与守一有共同点。佛教禅定对道教炼养功夫的影响,主要在于修性观心之道。
 
佛教徒修禅的姿势,以坐式为主,故修禅被称为“坐禅”。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译的《禅秘要法经.卷上》对此作了详细叙述:“沙门法者,应当静处数尼师 坛,结跏趺坐,齐整衣服,正身端坐,偏袒右角,左手著右手上,闭目,以舌拉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大智度论.卷七》:“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 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坐禅的姿势以舒服自然为原则。这种坐式因身体正直的缘故,能 令心正,易于入定。跏趺坐式,尤其是半跏趺,已为养生界所普遍采用。
 
佛教徒、道教徒为了调身和引导入静,常常提出“观鼻”。《童蒙止观.调和》:“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尔时当系念鼻端,令 心在缘中,无分散意。”《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而念又注中黄也。……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 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太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于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于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 鼻端,故取以为准。”苏东坡也说:“视鼻端之白,数其息之出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至于数百,则其心寂然,其身兀然。(见《道枢.卷三十五》)很明 显,“观鼻”是一种入静的方法。
 
关于“虚白”
 
“虚白”,指入静时,眼前出现阳光,这种现象称之为“虚室生白”,又称“景色清明”。最早提及“虚白”的《庄子.人间世》云:“回曰:敢问心斋。……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集解》云:“司马云:阕,空也。室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成玄英疏:“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 室,乃照真源,而智慧明白,随用而生。白,道也。”“虚白”,即荀子所说的“清明内景”。《荀子.解散篇》:“清明内景”。杨絫注:“景,光色也。浊谓混 迹,清谓虚白。”佛典《楞严经.卷五》:“我初谛视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润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玻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明朝内 丹术学者伍守阳在《仙佛合宗.火足候止火景采火药天机》:“两眉间号曰明堂,阳光发现之处也。阳光发现之时,恍如掣电,虚室生白是也。”明.赵台鼎《脉 望.卷三》引白玉蟾语:“虚室生白,谓之白雪。”内丹术称“虚白”为“黄芽白雪”。宋.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也说:“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明朝针 灸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卷七》:“虚室生白,黑地引针。”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处于较好入静状态,都会出现“虚白”现象,并不是象内丹学者说的 那么玄乎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代餐谷物多肽固体饮料加工贴牌服务、拼多多乳清蛋白复合粉ODM

上一篇:

道家流传千年的养生法,在睡眠中补肾(适用男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